One fine body…
川普任命的下一任聯準會主席鮑爾,應該不會打破葉倫建立的緊縮格局,而已經提名和口袋名單的聯準會理事人選,也同樣被市場看好。
債務危機往往起於美元走強,且多集體爆發於新興國家。 興市場雖貴為QE時代的投資新寵兒,但結構性缺陷仍存在,惡性循環難避免。
與上一代相比,新一代中國農民工更看重尊嚴、家庭,造就了「鄉村就地就業」的新趨勢,也為中國消費市場提供新的增長點。
新冠肺炎對於我們的生活、產業模式及價值觀,都形成重大的衝擊及挑戰。後疫情時代來臨,《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先生站出來提醒社會大眾,我們必須思考這是否是個台灣轉型、再次站上國際第一線的機會。
這次採行負利率,市場給了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火箭炮」的稱號,然而,央行的下一步會是什麼?黑田為了達成通膨率目標,真的會不擇手段嗎?
西方經濟活動「以匠為本」,千人可出千名良匠;東方「以師為本」,千人只能出一良師;台灣經濟若要提升,必須將普通大學生進化成高階的良匠,才能致勝。
金磚五國的成長趨勢雖已消退,但從許多大數據顯示,21世紀的前半葉,仍然會以亞洲、非洲國家的相繼崛起,扮演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角色。
繼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後,義大利公投未過,在在顯示精英統治者悖離民情; 自2008年金融危機起,義大利一蹶不振,又遭逢難民危機,脫歐之路正在起步。
在 3/15 美國聯準會升息之後,市場把焦點轉向川普新政,而在 3/24 健保法案確定延宕後,市場走勢更為分歧,下一步投資佈局該如何進行呢?顯然歐美政情的發展,是第二季全球投資最大的變數。
IMF展望全球經濟,新興市場正緩慢走出股災傷痛,巴西、俄羅斯今明兩年GDP增幅將轉正值。受惠原物料價格回溫,印度、東協國家也將邁入高速成長期。
新零售已不僅是網購,當消費者為衝動式購買戲言要對自己「剁手」時,許多行業的傳統商家,真的要仔細想想他們會不會有朝一日被「砍頭」。
歐盟整合並非百利而無害,尤其讓許多國家憂慮不已的難民問題。不滿的聲音正在各國孳生,歐盟未來的統合之路,也恐因此走得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