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ine body…
什麼是ESG?什麼是永續發展? 一站購足ESG永續的解決方案 -從永續治理到影響力投資,實踐ESG永續轉型 全球碳稅徵收趨勢已現,如何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7年1月上路,而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於2024年上路,徵收碳關稅在國際上已然為現實;在台灣,行政院於「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正式公告台灣淨零轉型2030年的階段目標,「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將在2023年7、8月成立,未來環保署也將分階段針對企業徵收碳費,企業面對淨零各種迫在眉睫的壓力,多有不知如何著手的無奈,企業該如何把握將挑戰轉化為機會,實需要一個結構化、系統化的ESG永續治理專業人才訓練路徑及實戰演練,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培養自家永續人才,不再單純依靠管顧公司。 永續經營不能等!七大培力帶您實踐永續轉型 企業的永續經營應為發展重點,面對勢在必行的趨勢及法規,您(的企業)是否已具備規劃並實踐ESG永續轉型的能力?在永續發展的路上,我們需要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我們盤點出「協作力」、「整合力」、「治理力」、「風險力」、「減碳力」、「影響力」和「變革力」七大培力,規劃了一系列的「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透過「工作坊」形式,您將與該領域的永續主題專家交流互動,更能與同儕激盪靈感,啟發創新思維,帶出跨領域所需的「合作力」和「連結力」,進而以「共好力」一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立即加入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打造未來職涯發展的關鍵能力! 如果您也關注永續發展的議題,卻不知道該如何實踐,本系列工作坊是您的最佳選擇,我們相信,這些能力將對您的未來職涯發展或企業的永續經營帶來重要的助力,讓「台北金融ESG學院」成為您永續發展的夥伴,一同探索ESG永續轉型的實踐技能,成為永續發展的引領者。現在就點擊下方的報名按鈕,加入我們的「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吧! 挑戰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企業必備七大跨領域能力,您是否擁有? 在面對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的重大挑戰時,企業需要具備跨領域能力,才能有效地推動減碳行動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在這些能力中,協作力、整合力、治理力、風險力、減碳力、影響力和變革力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學習和實踐這些能力,提升自我競爭力,以利面對未來的挑戰。 協作力:由於減碳需要跨領域的合作,例如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企業等,所以培養協作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整合力:各個相關利益方之間,協調合作,整合資源,共同推動減碳行動的能力。 治理力:分析企業永續治理的核心議題,激發對公司治理的思考和責任。 風險力: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社會帶來的風險和機會,以更好地評估和管理風險。 減碳力:學習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方法,實現碳中和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影響力:學習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和協商,影響他人對永續發展的看法和行動。 變革力:學習如何推動變革和轉型,實現更具有影響力和永續經營的企業戰略。 非參不可五大特點 解鎖七大永續能力 參加「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是您實現ESG永續轉型的關鍵一步,您將學習到實踐永續發展所需的各種技能和能力,與頂尖專家進行交流和互動,增進實務應用能力,啟發創新思維,共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不參加,您可能會錯失寶貴的機會,讓自己的永續轉型之路更加艱難。 打造核心團隊:涵蓋ESG完整面向,依照所需職能彈性選課,打造企業永續核心團隊。 頂尖師資陣容:網羅業內具豐富實務經驗的師資團隊,為您帶來最新最實用的永續發展資訊和案例,您將有機會與這些頂尖專家進行交流和互動,了解他們的經驗和見解,系統化掌握最新趨勢脈動。 理論實作並重:各工作坊兼顧理論與實作,從How to Do角度,培育永續治理即戰力人才。 案例實戰演練:透過實戰工作坊案例演練,透過實務案例演練和小組討論,增進實務應用的能力,驗證學習成效,提升解決方案及核心專業的實戰能力。 永續專業培力:補強ESG永續轉型所需的各種實踐技能,如「協作力」、「議合力」、「治理力」、「風險力」、「減碳力」、「影響力」、「變革力」等,這些能力將幫助您在實踐ESG永續轉型的過程中更加自信及具效率,累積企業永續競爭力,讓企業組織與人才能永續經營。 協作力 ESG永續專案工作坊-減碳方案 實體課程 6/16(五) 減少碳排放及增加碳吸收是實現淨零目標的關鍵行動,其中有兩個主要的解決方案,其一是以科學為基礎的解決方案(Science-based solutions),透過科技和創新策略來降低碳排放,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廣低碳交通工具等;第二是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透過促進自然系統的碳吸收來達成淨零目標。本課程邀請產業先進分享如何透過減碳解決方案,實踐永續轉型並培養「協作力」。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ESG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人資、行政總務、品牌公關、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輔導企業ESG規劃及執行之顧問及專業人士。 課程目標 深入解析主要產業永續轉型案例,情境式探討各永續轉型專案的成功關鍵因素。 借鑒永續轉型案例,發掘產業淨零轉型的投資亮點與運營商機。 結合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擬定具體可行的永續專案,實踐「創新」與「變革」,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授課師資群 蔡琮裕 / Microsoft雲專案總經理 歐文松 / 美商科進栢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 柳婉郁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 整合力 ESG永續專案工作坊-供應鏈議合 實體課程 6/17(六) 金融業在達成淨零目標上被賦予重大的使命,無疑是盼能透過金融的力量整合供應鏈發揮綠色轉型影響力,除了透過金融家的投融資議和外,另一從供應鏈角度探討如何帶動全球供應鏈面對永續議題,本課程透過「ESG永續專案工作坊」引導討論ESG永續轉型治理架構與執行路徑之規劃,並以「整合力」實踐綠色供應鏈轉型。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ESG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人資、行政總務、品牌公關、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輔導企業ESG規劃及執行之顧問及專業人士。 課程目標 深入解析主要產業永續轉型案例,情境式探討各永續轉型專案的成功關鍵因素。 借鑒永續轉型案例,發掘產業淨零轉型的投資亮點與運營商機。 結合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擬定具體可行的永續專案,實踐「創新」與「變革」,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授課師資群 張立荃 / (前)中華開發金控公司資深副總經理 汪瑞民 / 曦爵集團: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蒲樹盛 / BSI英國標準協會 東北亞區總經理 童慶斌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前)國立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執行長 治理力 永續治理案例研析暨工作坊 實體課程 6/30(五) 面對多變且富有挑戰的氣候變遷衝擊,「永續」已成為產業發展關鍵詞,企業無不積極探尋永續轉型的發展路徑。本課程將解析永續報告準則(GRI )及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準則(SASB)的組織與架構,透過永續治理實務案例研析,探討永續治理的核心議題,進一步將「治理力」發揮關鍵作用。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負責企業治理文化及掌管企業與員工互動的人資主管。 企業內部負責ESG永續報告書編製的人員。 ESG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人資、行政總務、品牌公關、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欲發展與學習ESG永續相關知識,往永續領域發展、斜槓第二專長者。 課程目標 掌握全球永續發展與永續治理的宏觀趨勢。 探討永續治理核心議題,提升企業ESG永續治理團隊的專業技能。 借鑒國際永續治理案例,協助企業擬訂永續發展執行規劃。 授課師資 童慶斌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前)國立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執行長 變革力 永續轉型個案研析 實體課程 7/7(五) 永續轉型將是繼數位轉型後對企業的最大考驗,企業必須面對永續轉型,才能在ESG時代存活下去。永續轉型代表「系統性創新」,必須讓「永續」和「創新」及「轉型」等概念連結,透過結合永續治理的數位轉型,掌握環境與社會永續分類,借鑒永續轉型成功案例,為企業植入永續DNA,以因應永續轉型時代更具「變革力」。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負責企業治理文化及掌管企業與員工互動的人資主管。 ESG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人資、行政總務、品牌公關等部門。 欲發展與學習ESG永續相關知識,往永續領域發展、斜槓第二專長者。 課程目標 如何善用數位科技、創新技術,達成低碳排及具氣候韌性的永續發展目標,探討數位創新應用於永續轉型的可能性。 連結「永續」和「創新」及「轉型」關鍵因子,盤點數位化轉型可能面臨之資訊安全問題。 解析國內外永續轉型成功與失敗案例,探討不同情境下之永續轉型方案各面向可行性。 授課師資 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減碳力 碳管理工作坊 實體課程 7/14(五)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全球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碳盤查、碳中和、碳權/碳價成為企業的重大議題,企業根據這些資訊做出減碳計畫和投資決策。本課程以「低碳轉型路徑規劃」為題,從企業角度探討並辨識碳盤查的差異,再設定減碳目標、建立轉型路徑規劃,幫助企業在轉型路上具備更強的「減碳力」。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企業永續發展團隊、ESG策略規劃人員。 企業內部負責ESG永續報告書編製的人員。 企業內部負責推動、執行、管理企業碳排數據、產品碳足跡盤查、推動集團減碳任務的相關同仁。 ESG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人資、行政總務、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欲發展與學習碳管理相關知識,往碳管理領域發展、斜槓第二專長者。 課程目標 瞭解碳足跡之核心概念與盤查做法,建立一致性準則與規範,有助於規劃公司之碳足跡管理策略。 解析碳權與碳定價之應有認知,探討碳管理核心議題,掌握「碳」商機趨勢,落實企業低碳轉型行動方案規劃。 協助企業因應2050淨零目標規劃。 授課師資 趙家緯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影響力 影響力投資工作坊 實體課程 7/21(五) 近年各國政府藉由推動綠色金融,讓企業不再只是追求利益至上,而是必須將對環境、社會的影響納入經營考量。本課程將探討如何「用投資改變世界」,本課程透過變革理論(Theory of Change)來討論並釐清組織或專案在各階段間的邏輯與因果,找出重要的有形效益及指標,其成果對社會或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利對內建立共識,對外爭取資源,擴大「影響力」。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與帶領計劃執行的專案負責人。 企業永續發展團隊、ESG策略規劃人員。 負責企劃、推動、執行綠色金融產品之人員。 ESG 相關部門同仁,如: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課程目標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與帶領計劃執行的專案負責人。 企業永續發展團隊、ESG策略規劃人員。 負責企劃、推動、執行綠色金融產品之人員。 ESG 相關部門同仁,如: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授課師資 吳道揆 /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 風險力 氣候變遷實體風險評估工作坊 實體課程 7/28(五) 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之衝擊,必須仰賴有效的評估工具,評估對企業可能帶來之機會與風險,於營運策略規劃和決策過程中納入氣候變遷因子,持續精進氣候相關策略與管理,以因應大環境的變遷影響。本課程從氣候變遷對產業的影響,實務模擬演練企業應如何面對及評估實體風險,探討如何建構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風險力」提升。 適合對象 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的高階管理層。 企業ESG策略規劃或永續發展計劃的專案負責人、團隊成員。 企業內部負責ESG永續報告書編製的人員。 ESG 相關部門同仁,如:環安、廠務、風險管理、投融資、授信、稽核等部門。 欲發展與學習氣候變遷相關知識,往氣候變遷領域發展、斜槓第二專長者。 課程目標 探討氣候變遷核心議題,提升企業氣候變遷韌性調適路徑規劃。 針對企業內部因應氣候變遷之轉型需求,做出適宜的執行規劃。 培育對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具備多角度的視野與處置經驗及專業知識。 授課師資 童慶斌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前)國立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執行長 童慶斌教授專精於ESG永續治理、氣候風險評估與因應、環境系統分析、永續水土資源規劃與管理等領域。他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學系博士,並擁有多年的學術及實務經驗。現為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的教授,童教授致力推動永續發展,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永續辦公室執行長,領導團隊推動永續發展相關議題。 BSI台灣更是資安及永續淨零先驅,2008年率先推行ESG永續報告書查證,報告書查證巿佔率連年蟬聯第一,引領企業社會責任風潮。此外,在淨零作為上BSI是國際PAS 2060碳中和標準的制定者,是環保署認可的首家第三方查驗機構。蒲樹盛總經理為BSI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總經理,專注於風險管理、永續與ESG及營運持續管理。此外,蒲總經理也是多個協會的副理事長、顧問和理事,而他的專業知識及經驗使之成為永續金融委員會的業界召集人,持續地發揮永續發展影響力。 蔡總經理擁有24年外商和台商工作經驗,專注在資訊科技、市場開發、雲端科技和企業永續領域,現為Microsoft 微軟雲專案總經理,負責推動和協調多個重要項目,包括Azure 台灣資料中心落地計畫、5G/ORAN 合作夥伴產業推動以及台灣氣候聯盟科技數位委員會招集人等,為企業和產業的數位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 歐文松副總經理是公共政策規劃、ESG及減碳創新、跨領域加值整合等領域的專家,擔任美商科進栢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曾在全球第一大工程顧問公司WSP、AECOM擔任協理等職務,具有豐富的業界經驗。他的專業涵蓋工業園區開發、環境影響評估、建議書提案術、商業模式建構、問題解決思考、精準訂價設計、商務簡報技術、簽約議價談判等,能夠協助企業在ESG、減碳創新等方面提供專業建議。他曾主持政府企業委託專案計畫,如經濟部、聯大、傳貴、漁會、台泥、台塑等專案,著作包括《臺灣港群溫室氣體盤查及減碳路徑藍圖規劃委託研究》、《遊艇港法暨相關法規(更改為遊艇管理法)之研究》等。他也擔任公共工程審查委員、水利技師公會理事、台灣生態檢核環境教育協會理事等職務,深耕於環保永續領域,是業界內的佼佼者。 柳婉郁教授在環境資源經濟、氣候變遷與森林碳吸存、自然碳匯與碳權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成就。曾擔任國家企業環保獎、國家永續獎和國家環境教育獎的評審委員,並擔任科技部複審委員、行政院環保署審議委員等重要職務,同時也擔任中華紙漿、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獨立董事,也發表了超過百篇論文於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可見在學術、產業與政府有著卓越的成就。 張立荃資深副總經理是一位極具實戰經驗的金融專家,在金融、合併轉型、金融科技和ESG等領域均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他曾擔任中華開發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凱基商業銀行總經理,以及永豐金控資深副總暨發言人和金華信銀證券總經理等重要職務。在他的領導下,多家金融機構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和進展。張資深副總在金融領域中有著卓越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講授方面以實戰經驗為主,經常引用真實案例進行講解,讓學員們可以從中學習到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 曦爵集團: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係沃爾瑪(Walmart)全球最大鞋類供應商之一,2010年開始進行CDP相關要求,2019-2021年被Walmart表揚Project Gigaton模範生。汪瑞民先生身為曦爵集團: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面對客戶的要求,認真執行、服從指標,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領袖人物,對於供應鏈的永續議題他認為其為企業的核心,堅持不靠管顧公司,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在全球供應鏈屢獲永續肯定,現今他仍積極協助供應鏈加入CDP-SBTi,他樂於分享這段歷程,盼能有更多的企業重視永續發展。 吳道揆執行長是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同時也是輔仁大學的兼任副教授。他在策略、財務、影響力投資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他曾在美國McKinsey、PaineWebber、Harris,以及IBM台灣等知名公司任職,也曾自行創業並投身非營利事業,歷經營利與非營利的轉換,充分體認事業經營完全可以兼顧財務利潤及社會意義,自然也是「影響力投資」堅定的信仰者。他憑藉著對影響力投資的信仰,推動影響力投資的思潮,建構生態系統,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 趙家緯總監是綠能發展與氣候政策領域的專家,其專業知識和經驗對於台灣的永續發展目標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的理事長,他致力於提供公民參與工具和規劃技術,以達到「共融光電」的目標,並且在推動氣候政策和能源轉型方面,也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方向,他的貢獻讓台灣能夠在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葉欣誠教授是一位擁有豐富環保及永續發展經驗的專家,他在永續管理、環境教育、環境規劃管理等領域具有卓越的成就。他曾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環保署副署長等職務,也擔任多個學術組織的理事長及企業董事,是個產官學經驗兼具的專家,對於永續轉型議題將以數位及永續轉型之雙軸轉型切入,幫助學員們更好地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帶領學員們一同建構永續發展藍圖。 知識升級不停歇!專業在職訓練,認證時數一次擁有! 「地球是人類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所以永續議題是你我必須關心的議題,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針對不同產業和專業人士所開設的在職訓練課程,旨在提供更深入、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學員在工作中更有效地應對挑戰和解決問題。此外,此系列工作坊還可以認列時數,對於需要進行專業進修或獲取學習時數的人士來說,更是一舉數得的選擇。 永續實戰系列工作坊可認列時數: 上市櫃公司董監事暨公司治理主管進修課程 金融控股公司及銀行業內部稽核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投信投顧業務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減碳力×風險力 實體風險×轉型風險一站購足 碳管理工作坊 氣候變遷實體風險評估工作坊 影響力×整合力 推動綠色供應鏈,發揮影響力 影響力投資工作坊 ESG永續專案工作坊-供應鏈議合 減碳力×協作力 淨零方案一把罩,減碳力大躍進 碳管理工作坊 ESG永續專案工作坊-減碳方案 變革力×治理力 規劃永續發展藍圖,從治理開始 永續轉型個案研析 永續治理案例研析暨工作坊 揪團省更大,組團學習效益加倍! 想參與永續發展的行列,但覺得獨自參加有些孤單無趣嗎?現在有好消息!我們提供揪團方案,讓您和朋友、同事一起來參加,不僅可以互相學習交流,還可以享有更優惠的價格!只要3人以上一起報名,就能享受95折的優惠;滿足5人以上報名,更可以享受9折的優惠;而滿足7人以上報名,更能享受85折的超值優惠!快來組團一起參加,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點選以下連結或圖片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永續發展的資訊和課程,以幫助您更好地實踐永續發展理念。https://tff.org.tw/ESGWS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BSI英國標準協會」於2023年5月15日(一)共同舉辦「突破TCFD實戰演練工作坊」。 深入解析TCFD框架 本次工作坊邀請到BSI英國標準協會擁有多年輔導及查證永續議題顧問輔導經驗的沈彣穎客戶經理,沈客戶經理帶領大家一步步深入TCFD(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的精神及框架,並解釋其重要性,亦透過實際案例啟發學員們在自己組織中採取行動。 BSI英國標準協會客戶經理沈彣穎 互動討論與低碳轉型策略 課程中學員們熱烈參與了討論和互動,尤其在氣候相關議題報告、評估與管理,講師與學員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經驗,課程最後聚焦於指標、目標和碳定價設定,提供了衡量和推動低碳轉型的策略。 促進跨界合作與整合需求 本次工作坊提供了寶貴的跨界合作和成長機會。學員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和部門,以TCFD為共同出發點,以期像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的核心元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指標和目標的關聯圖,更好地整合不同部門間的需求和要求,全面的參與和協作,才能夠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 講師與學員們大合照 講師與學員們大合照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BSI英國標準協會」合作的國際專業認證系列課程,包含:突破TCFD實戰演練工作坊、溫室氣體專業人員、SASB暨金融業指標、ISO 14097 2021氣候變遷投融資活動之評估及報導條文解析等ESG永續相關議題課程,請點選以下圖片或連結:https://tff.org.tw/BSI2023,或是其他想了解的課程、議題或合作,請與我們聯絡:https://tff.org.tw/contact-us。
Q1:什麼時候考試?可以馬上報考 CFP®嗎? 要取得CFP®證照,需先通過AFP測驗。(AFP為 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 理財規劃顧問。)待AFP測驗通過後,才能報考CFP®測驗。(CFP® 為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若具備特殊證照,可直接報考CFP®,特殊證照詳見Q5說明,亦可下載Q5提供的PDF檔案盤點自己的證照資格。) AFP/ CFP®測驗,固定在每年3月及9月考試,考試當日,AFP與CFP®同一天考試。 AFP考試科目:M1~M5,共5科。 CFP®考試科目:M1~M6,共6科。 Q2:AFP/CFP®的考試規則由哪個單位制定?可以在台北金融考試嗎? CFP®於 1973 年自美國開始發展,在臺灣負責推廣 CFP®/AFP 認證制度的組織為FPAT (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Taiwan)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業務內容包含CFP®課綱擬定、考試安排、報考資格抵免審查及取證資格審查…等都是由FPAT決定。 FPAT官網:https://www.fpat.org.tw/ CFP®課程並非任何機構都可授課,需經過FPAT核可的訓練機構才能進行授課,台北金融在整個CFP®測驗的過程中,負責課程教授,不負責資格審查及考試作業,每年的考試日期及各區考場,亦由FPAT安排。 Q3:AFP/CFP®考試科目有哪些?各科目的課程綱要是什麼? AFP考試科目:M1~M5,共5科。 CFP考試科目:M1~M6,共6科。 課程 課程綱要 M1 基礎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流程、個人財務報表與預算編製、存款與流動性資產管理、住屋及重大支出規劃、信用管理、保險需求管理、投資管理、退休及財產移轉規劃。 M2 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 保險之原理、風險之評估與分析、保險之法律層面、財產保險及意外保險、責任保險、健康保險、失能保險、人壽保險、投資型保險概論、我國全民健保之介紹、保險需求分析與保單規劃、保險之未來發展。 M3 員工福利與退休金規劃 員工福利及相關制度、職業災害相關法規、企業保險、退休金制度種類與風險、我國退休金制度、其他國家之退休金制度、退休需求分析、員工認股權證。 M4 投資規劃 投資工具、投資報酬與風險衡量、證券評價模式、投資組合管理與衡量、效率市場理論、股價分析、衍生性金融商品、行為財務學。 M5 租稅與財產移轉規劃 所得稅原理、個人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兩稅合一、信託規劃、民法親屬繼承相關規定、遺產與贈與稅法相關規定、財產稅、財產移轉策略、財產移轉之工具運用。 M6 全方位理財規劃 M1~M5—課程複習與實例演練、特殊狀況下的理財規劃及金錢處理方案、理財相關法律知識與規定、貨幣的時間價值觀念與計算、經濟環境與指標、綜合案例演練與總複習整理。 Q4:報考AFP或CFP®有資格限制嗎?通過CFP®測驗就可以拿到CFP®國際證照嗎? 報考AFP的資格:需完成M3及+任2科(M1、M2、M4、M5),至少3科以上的結業或抵免證明。 報考CFP®的資格:M1~M6全部完成結業或抵免證明,另加通過AFP測驗。 通過CFP®測驗後,需提出三年以上實際與客戶直接面對面接觸,並提供諮詢工作之經驗證明。 例如:理專或保險業務員工作的(離職)在職證明。 本影片將說明AFP/CFP®報考資格、考試月份及取得CFP®國際證照需具備的資格。 Q5:有什麼方式可以完成AFP/CFP® 的報考資格? 完成AFP/CFP®報考資格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學歷、證照、或上課。 在影片中會詳細說明各種方式的規定,台北金融特別提供PDF檔供您下載使用,您可先盤點自己的狀況,後續歡迎您來電台北金融(TEL:(02)2388-9508分機214),或者也可以點選以下連結 https://forms.gle/BZHuXqm6RALBCfBWA,填寫表單後,本會將主動與您聯繫。 歡迎點此下載→ CFP科目抵免方式及對照表 Q6:CFP®考試如何進行? CFP®好考嗎? CFP®的通過率高嗎? Q7:台北金融的考輔班對CFP®考試有何幫助? 丁學長:考輔班的老師會把政策、法規等很有可能成為考題的資訊融入教材中,也可督促自己專心念書。 林學長: CFP®的相關法規會不定時更新,考輔班的資訊都是給最新的,幫助很大。 余學長:老師把所有精華濃縮在八小時內,讓我更容易抓到重點做複習。 吳學長:考輔班老師整理重點的方式是將類似但發散的資訊統合起來,考前我就看這個。 陳學長:考輔班的概念是抓大放小,很快濃縮你過去學過的東西,是滿好的課程安排。 Q8:學長姊都怎麼準備CFP®考試? 丁學長:我習慣每周上課後把筆記重新整理,考前再用這些筆記做最後的關鍵重點複習。 林學長:建議從最難的科目開始看,備考過程會像倒吃甘蔗、越來越順。 余學長:每天用睡前一小時看書,用日積月累的方式準備考試。 吳學長:老師整理不少題目給我們,滿有幫助的。上班很忙,我都利用小孩十點睡覺後的時間念書。 洪學長:我會以老師的講義為準,將相關的資訊用google查,然後一定要做題目。 陳學長:把自己的弱項補起來,但自己強項的科目絕對要抓住,就會有大部分的分數。 Q9:對正在準備CFP®考試的人有何建議? 丁學長:定目標是很重要的,抓準目標是CFP後自己會知道要督促自己。 林學長:一定要參加台北金融的考輔班,個人在這邊獲得很多幫助。 余學長:AFP和CFP以後應該是必要條件,大家就努力努力更努力。 吳學長:這張證照很務實,也貼近工作需求,滿推薦大家考這張證照。 洪學長:上完課程真的對專業有很大幫助,建議大家早一點去考。 陳學長:學完CFP後你更可從不同角度去切入你的專業,並更加凸顯你原本的專業。 Q10:CFP®課程要如何結業?上課方式有哪些?線上課程可以重覆觀看嗎? (1)M1-M6每科目課程為40小時課程,需完成80%的學習(32小時),方可結業。 (2) 課程進行方式分為2種: 一是實體課程 (至台北教室上課,另外亦提供線上影片供學員複習); 二是線上課程 (觀看線上影片上課,中南部因無實體課程,因此學員均選擇函授班)。 兩者的差別僅在於有無至教室上課,上課內容及書面資料都一樣。 (實體課程如果請假,也可以透過線上課程補課)。 (3) 台北金融提供2年線上免費、不限次數重覆觀看課程的服務,供學員補課及複習。 Q11:線上課程碰到問題,有老師可以協助解題嗎? 有! 台北金融有專屬服務人員(CFP小幫手),協助學員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Q12:CFP®最新開課日?課程費用怎麼算? (1) 歡迎下載最新上課日期。(含實體班上課日及線上班影片上架日) (2) CFP®課程費用怎麼算?….. 由於每個人盤點自己的狀況後,需要選修的課程不同, 歡迎您來電台北金融(TEL:(02)2388-9508分機214), 或者也可以點選以下連結 https://forms.gle/BZHuXqm6RALBCfBWA , 填寫表單後,本會將主動與您聯繫。 想看相關課程資訊? 點擊圖片或右方連結 (https://tff.org.tw/CFP) 最新系列課程不漏接!
十個為什麼你該選擇 #台北金融ESG學院 #ESG永續系列課程 的原因 1. 完整涵蓋 ESG永續議題 本課程強調環境、社會、治理的需求,讓學員了解面對永續經營時應同時考量,缺一不可。環境方面包括氣候變遷、資源管理、環境風險評估等;社會方面包括多元文化、人權、公平正義等;治理方面包括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道德準則等。 2. 強大結構性的課程規劃 從「永續治理」思維串聯所有ESG永續議題,重新定義ESG的公司治理係要治理環境風險及社會風險,進而促進「永續轉型」。 3. 系統化的課程設計 課程讓學員了解如何有系統性的架構思考問題,議題點線面的串聯升級,進而更好地掌握ESG的概念和實踐。 4. 集結各方ESG永續專家學者 邀請到學術、研究單位、永續相關協會、顧問公司及業界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分享,讓學員了解最新的ESG永續實踐經驗和發展趨勢。 5. 具國際觀點的課程內容 注重國內外標準及趨勢,學習與發展ESG永續議題,以避免策略上的錯誤,並與國際接軌。 6. 彈性且多元的學習方式 採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包括線上、實體工作坊及專家講座等,彈性運用時間,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7. 實際工作坊案例分析 課程透過實際案例分析,讓學員了解如何在實踐中解決ESG的挑戰並培養學員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8. 跨領域的互動與學習 將來自不同產業背景的學員加以分組,透過個案討論互相學習,提高多元思維及創新能力,共同尋找解決方案並拓展視野,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和永續發展能力。 9. 精美ESG永續專業認證 完成100小時ESG永續系列課程並通過考核,學員可以獲得結業證書,證明其對 ESG永續的了解和學習成果。 10. 建立ESG永續互動網絡 透過參與課程,連結各方專業先進及同好,並舉辦各類活動,如研究聯誼平台、讀書會、國際趨勢座談等相關議題的交流及討論,幫助學員建立與ESG永續專業人員、企業先進等網絡,增強學員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潛力。 >> 台北金融 ESG 系列課程的好,看 過往學員心得分享 最知道 過往學員心得 【完整的課程規劃加上各方的專業講師,讓課程效益極大化】 ESG、碳中和、淨零碳排等各種項目及倡議,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很訝異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課程規劃,每個系列課程讓我很清楚的知道每一個議題的內容是什麼,也透過學界與業界企業的CEO、專業的講師的結合,再加上實體工作坊實際操作演練及個案研討,將課程效益極大化。 -林小姐/媒體業 【了解客戶需求增加更契合的互動,一起推動ESG永續淨零碳排】 線上課程從源頭很詳細的教導我們,而實體課程的互動中除了透過現場實作也解決很多實務上的問題,循序漸進的上完整個ESG永續系列課程,在工作上能夠了解客戶在ESG永續的需求且更契合的互動,對於保護地球的使命感會油然而生,可以一起推動ESG永續淨零碳排。 -李小姐 /媒體業 【以「永續治理」串聯所有ESG永續議題,重新定義ESG的公司治理】 以「永續治理」的角度串聯所有ESG永續議題,而實體工作坊的上課方式除了建立議題架構外,亦利用個案透過與組員間不同行業背景套在一個模型策略一同交流研討,真的是獲益良多。在工作上也將這些觀念、模型、策略運用在指導學生上,能將其學以致用,真的很感謝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課程。 -梅國忠 /中國科技大學 【以線上+實體工作坊及講座不同的型態,一同關心與你我切身相關的ESG永續議題】 自從工作業務上接觸到ESG,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這次公司指派來上課,讓我又更重新了解了何謂永續金融,又為何與各個企業公司息息相關。這次上課不再只有單調無趣的聽課,更多了工作坊型態,講師親自指導並訓練思考的能力,總而言之,這次的課程是非常有收穫。 -莊小姐/社會企業類 【與其等魚吃,不如學著拿釣竿釣魚】 這樣線上加實體課程的混和搭配,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再藉由實戰工作坊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也藉由重複觀看線上課程,方能更完善的了解課程精隨,更重要的是知道未來遇到問題時到哪裡去找資料。 -曾小姐/投信業 想看更多課程資訊? 金融/企業ESG永續長(儲備主管)實戰班 點擊圖片或右方連結 (https://tff.org.tw/ESG) 最新系列課程不漏接!
政府碳排收費政策影響企業成本和業務,台灣推動減碳法案確保公平碳價,藉由金融機構支持減碳活動,中小企業透過建構完整的管理架構,優先盤查溫室氣體,設定減碳目標和行動方案,並注重生態效益,以促進永續供應鏈管理。 近年來,企業對社會和環境問題的關注不斷增加,稱為「ESG」,這對企業經營有影響,因此建立和平穩定的社會對所有企業有益。為此,「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上海商銀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規劃了一系列ESG永續發展系列講座,該系列講座於2023年2月20日晚上舉行。 氣候變遷和經濟衝擊,金融機構引領淨零減碳行動 最近全球局勢不穩,包括俄烏戰爭和氣候變遷對糧食價格、經濟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聯合國在2015年設立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改善貧富差距等。各國政府紛紛制定相關政策和碳排收費方案以因應淨零減碳議題,進而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成本產生影響,而台灣也透過推動減碳相關法案和措施,確保公平負擔的全球碳價格體系。在金融機構在此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藉由金融支持推動企業實施減碳活動,有助於促成「永續的供應鏈管理」,加速淨零減碳轉型。 中小企業透過溫室氣體盤查和減碳策略提升企業價值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莫冬立呼籲中小企業應先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設定盤查邊界並計算排放量,進而參考SBTi設定減碳目標,接著擬定減碳方案,包括再循環、使用再生能源和燃料轉換等,另CDP亦提供減碳策略參考,如建築能源效率和廢棄物減量,此外,政府的節能輔助資源中小企業亦可充分利用。莫祕書長表示ESG對中小企業很重要,藉由建構完整的管理架構,優先執行重要且緊急的事項,循序漸進的地進行系統性轉型以解決永續挑戰,而揭露ESG資訊有益於企業聲譽、吸引利害關係人,綜上方法能幫助企業找出重要的ESG議題、了解執行措施和績效,並矯正錯誤。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莫冬立 環境與經營策略融合,實踐提升生態效益之關鍵 莫祕書長認為企業推動ESG不僅涉及成本,應從提升「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著手,用減少環境衝擊,將環境策略納入經營策略,改善盈餘,為公司帶來更高價值,方法包括減少資源消耗、有毒物質擴散、提高原料回收性和延長產品耐久性等,例如墨西哥的水泥公司CEMEX成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獲得經濟利益。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呂毓卿祕書長致贈出版品予莫冬立祕書長 台北金融基金會規劃了以「永續治理」為框架,以建構完整的管理架構,串聯「氣候變遷」、「碳管理」、「社會」、「金融」、「轉型」、「評鑑」,最後邀請產業先進分享永續轉型案例的「永續專案」打造「ESG永續系列課程」,提供企業完整的ESG解決方案,快來成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的永續夥伴,在永續的路上有我們的陪伴。詳細課程資訊及報名方式,請至官網查詢:https://tff.org.tw/ESG。 台北金融基金會也持續邀請知識深厚、經驗豐富的永續專家,舉行「ESG永續系列講座」,讓您與其他業界專家一起深入探討ESG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報名連結:https://reurl.cc/4poM8j。
【完整的課程規劃加上各方的專業講師,讓課程效益極大化】 ESG、碳中和、淨零碳排等各種項目及倡議,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很訝異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課程規劃,每個系列課程讓我很清楚的知道每一個議題的內容是什麼,也透過學界與業界企業的CEO、專業的講師的結合,再加上實體工作坊實際操作演練及個案研討,將課程效益極大化。 -林小姐/媒體業 【點線面的串聯升級,全面釐清ESG永續議題】 內容紮實且理論結合實務的課程其實不多,基金會規劃的課程具有完整且系統性的架構,帶我從零散點的觀念串聯為面,全面釐清ESG永續議題,幫助自己在實務上能夠有更好的運用,以致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企業,更有系統推行整個ESG的永續轉型。 -林先生/福爾摩沙氣候智慧服務有限公司 【接觸專業人士們對於推動ESG永續的決心,影響我能夠跨進一步】 透過這樣全方位的課程,剛開始上線上課程覺得節奏很緊湊,內容很豐富,搭配實體課程又可以將基本觀念與許多硬底子的知識與技術加以整理釐清是個很好搭配方式。最佩服的是能夠邀請到重量級教授及專業級的高階專業人士之豪華陣容,而與這些專業人士面對面更能了解及感受到推動ESG永續的決心。 -林建村 董事長/財團法人林維吾文教基金會 【了解客戶需求增加更契合的互動,一起推動ESG永續淨零碳排】 線上課程從源頭很詳細的教導我們,而實體課程的互動中除了透過現場實作也解決很多實務上的問題,循序漸進的上完整個ESG永續系列課程,在工作上能夠了解客戶在ESG永續的需求且更契合的互動,對於保護地球的使命感會油然而生,可以一起推動ESG永續淨零碳排。 -李小姐 /媒體業 【以「永續治理」串聯所有ESG永續議題,重新定義ESG的公司治理】 以「永續治理」的角度串聯所有ESG永續議題,而實體工作坊的上課方式除了建立議題架構外,亦利用個案透過與組員間不同行業背景套在一個模型策略一同交流研討,真的是獲益良多。在工作上也將這些觀念、模型、策略運用在指導學生上,能將其學以致用,真的很感謝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課程。 -梅國忠 /中國科技大學 【面對ESG永續議題的重要關鍵:跨領域+最新資訊的更新】 即使高達一百小時的學習,但是都很期待每周五的學習之旅,可以與大家跨領域及攝取最新資訊的交流,這正是面對ESG永續議題最重要的態度再加上基金會規劃的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實戰班以及學界與業界的講師們,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 -張慈純 分析師/福爾摩沙氣候智慧服務有限公司 【以線上+實體工作坊及講座不同的型態,一同關心與你我切身相關的ESG永續議題】 自從工作業務上接觸到ESG,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這次公司指派來上課,讓我又更重新了解了何謂永續金融,又為何與各個企業公司息息相關。這次上課不再只有單調無趣的聽課,更多了工作坊型態,講師親自指導並訓練思考的能力,總而言之,這次的課程是非常有收穫。 -莊小姐/社會企業類 【與其等魚吃,不如學著拿釣竿釣魚】 這樣線上加實體課程的混和搭配,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再藉由實戰工作坊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也藉由重複觀看線上課程,方能更完善的了解課程精隨,更重要的是知道未來遇到問題時到哪裡去找資料。 -曾小姐/投信業 想看相關課程資訊? 點擊圖片或右方連結 (https://tff.org.tw/ESG) 最新系列課程不漏接!
2022年4月政府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而在今年1月將「溫室氣體及減量管理法」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為推動碳權和碳交易以因應國際上的碳關稅趨勢。為此,「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與「上海商銀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規劃了一系列ESG永續發展系列講座,該系列講座於2023年1月16日晚上舉行。 全球氣候變遷與危機,企業必採取行動的重要關鍵 氣候變遷日益嚴重,而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是主要原因,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為解決問題,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控制全球氣溫升高,企業也需採取減排措施,到2030年碳排放需減半,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但俄烏衝突、歐盟能源政策等問題阻礙進展。在COP26 上,各國同意提交減排目標到2030年的低碳發展戰略,並承諾逐步淘汰燃煤電廠、實施碳定價和交易等。COP27強調支持受氣候損失和破壞的發展中國家,並納入海洋和森林保護到國家計劃中。 台灣的淨零碳排挑戰,金融業應發揮永續轉型影響力 2022年10月經濟部發布了「製造部門2030年淨零轉型路徑」,包含四大淨零轉型策略,優樂地永續服務(股)公司董事長暨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朱竹元呼籲金融業應該加入減碳議題,發揮驅動產業綠色轉型的影響力。為此,金管會制定了「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要求金融業者幫助企業訂定減碳目標,並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溫室氣體盤查資訊,強制企業遵循減碳目標,促進企業間彼此串聯,實現永續發展。 優樂地永續服務(股)公司董事長暨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朱竹元 揪團減碳的永續生存之道,落實永續治理為必要 朱董事長表示企業需要「揪團減碳」,透過碳足跡和碳盤查,制定淨零排放路徑,並依賴政府碳權交易的制度,而碳關稅在氣候變遷立法增加後扮演重要角色,另歐盟推出「減碳宣言」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3年起首階段針對五種高碳排的產業實行,進口商也必須購買碳排憑證;從2027年開始,CBAM將逐步實行擴展至所有產業,並實際徵收進口產品的碳關稅,企業需要從供應鏈開始,所有廠商都必須參與減碳行列,落實治理也是必要的。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呂毓卿祕書長致贈出版品予朱竹元董事長 氣候治理不能等待,建立企業永續發展治理架構 朱董事長認為企業應該將環境保護納入公司治理政策,評估氣候風險和機會並制定因應措施,例如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統計用水量和廢棄物總重量,並推行節能減碳、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政策,而與國際接軌通用標準、提高資訊透明度亦是重要的一環。企業領導者及董事會應該有落實永續發展的決心和責任,建立企業永續發展的治理架構和專職部門,並按季監控推動情形,若缺乏氣候治理的知識和能力,企業應增加相關董事或聘請外部氣候顧問。將氣候變遷納入企業議程和治理架構,有助於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為此,台北金融基金會規劃了以「永續治理」為框架,串聯「氣候變遷」、「碳管理」、「社會」、「金融」、「轉型」、「評鑑」,最後邀請產業先進分享永續轉型案例的「永續專案」打造「ESG永續系列課程」,以促進永續轉型交流機會,快來成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的永續夥伴,在永續的路上有我們的陪伴。詳細課程資訊及報名方式,請至官網查詢:https://tff.org.tw/ESG。 台北金融基金會也持續邀請知識深厚、經驗豐富的永續專家,舉行「ESG永續系列講座」,讓您與其他業界專家一起深入探討ESG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報名連結:https://reurl.cc/4poM8j。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於2022年12月16日舉辦ESG永續系列課程-ESG永續治理工作坊,讓「ESG永續系列課程」金融/企業ESG永續長(儲備主管)實戰班圓滿的結束! ESG融入企業文化:淨零碳排行動中金融業與企業的角色與貢獻 2022年DJSI(道瓊永續指數)入選的台灣企業33家中就有12家為金融業,可見台灣對於ESG永續評選的積極及重視,但成果及作為卻有所差距,唯有政府、金融、企業三方合作方能一同邁向永續。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前)資深副總經理張立荃表示,透過國際標準及經驗轉化為國內適用的資料及作法,將氣候變遷風險的思維融入自身的風險控管中,並將其落實在董事會甚至到商業行為當中,以發揮影響力,讓ESG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與策略能力。 金融業永續轉型案例|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前)資深副總經理 張立荃 從危機化為轉機:從推動ESG起源、發展過程到解決方案的實踐 「如果沒有做到永續相關議題將會失去訂單。」曦爵集團-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汪瑞民認為這是身為Walmart供應商面對的危機,但面對如此專業的問題,經歷申論題、數據呈現到現在必須證明實踐淨零方法及成果,努力地將其轉化為機會,至今已成為Walmart最大的供應商。汪瑞民表示被要求的「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及「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堅持不找顧問公司自己做,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善,強化自身競爭力。 Walmart供應商永續轉型案例|NANOZEO曦爵集團-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汪瑞民 永續議題的解決方案:結合SDGs並融合本業的雙軸轉型 2022年11月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中強調正確地透明公開氣候行動資料是未來衡量政府與企業是否當責(Accoutability)的重要指標。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再次強調永續轉型及數位轉型必須相輔相成並需對應SDGs更是要與本業結合,金融業可透過融資的力量輔導產業轉型獲得雙贏的機會。最後童教授透過全球風險專業人士協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 GARP)提供的Sustainability and Climate Risk (SCR)證照表示準確用詞及觀念的重要性,以求國際間有相同的永續語言,避免資訊不對稱的認知差距。 ESG永續治理工作坊|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童慶斌 溫故知新:值得一再複習的「ESG永續系列課程」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之「ESG永續系列課程」金融/企業ESG永續長(儲備主管)實戰班,唯一涵蓋ESG完整面向,包含8大系列,線上課程29子題、58小時,而實體課程共14子題、42小時,共43子題、100小時。投信業曾同學表示,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再藉由實戰工作坊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並強調重複觀看線上課程,方能更完善的了解課程精隨,更重要的是知道未來遇到問題時到哪裡去找資料。媒體業林同學表示藉由每個講師不同面向強調重點,再不斷的複習,從懵懂到通盤了解,經過台北金融基金會「ESG永續系列課程」的訓練後便成為ESG永續小達人,在工作的應用上更能接地氣。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周吳添董事長(右四)、ESG永續系列課程指導顧問童慶斌教授(左四)與授證學員大合照 主辦單位與講師學員大合照 主辦單位與講師學員大合照 「ESG永續系列課程」全系列課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