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 AI世代人才激勵
- 觀看人數: 707
- 2025-05-16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於2025年4月29日舉辦「金融業人資/訓練主管研究聯誼座談會」,以主題「數位轉型 × AI世代人才激勵」出發,談論大環境政策與法規、關鍵市場數據分析,以及人資領域AI應用實務,勾勒出完整的新世代人資領域經驗談。
本次活動吸引來自38家單位共56位與會者參加,展現業界高度關注人才議題。
AI時代的企業招募因應之道
首先由台北金融周吳添董事長引言,講述選才及人才培育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且在科技發展日漸成熟,大環境快速變動的現代,人才的AI應用掌握程度將會是未來職涯發展的關鍵。
周吳添|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從超高齡、少子化與AI時代新趨勢談金融人才的轉型與因應
李智仁執行長分享在超高齡化與少子化加劇的現代,整體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斷層與勞動力挑戰。本次分享從「人」的角度出發,探討AI科技快速進展下,人力資源培育所面臨的衝擊與轉型契機,亦以最早進入入高齡化的日本官方政策,闡述如何以科技創新回應人口結構的劇烈改變,再將視角拉回台灣講述政府目前的育才攬才策略,及追求金融業多角化人才的現況。最終總結五大建議,包括:重視人才價值、鼓勵跨域學習、強化政策引導、推動科技應用,以及重視人才招募專業。強調「人」與「科技」在未來社會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並用宏觀的角度為整場聯誼會做出背景鋪陳。
李智仁|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執行長、台灣信託協會 理事
AI時代下金融人才發展與激勵新思惟
姜欣嵐總經理分享WTW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最熱門的技能是HR說故事的能力,也提出故事最有力的佐證來自數據,並在後續分享出許多WTW彙整的人才招募關鍵數據。最後總結不管是新興人才的激勵還是招募,人資必須以身作則帶頭做出創新。
林筠皓經理分享AI驅動的數位轉型浪潮下,企業組織與人才結構正快速重塑,從AI創造的新職缺數、企業轉型比例,以及AI人才需求量,都顯示出這場變革的重大性。WTW資料指出,庶務型職位持續減少,專業人才反而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在金融業,面對數位轉型不僅難以吸引合適人才,組織架構與品牌形象也常與新世代期待產生落差。後續則深入解析跨域人才偏好與攬才挑戰,並提出遠端辦公、內部轉訓與關鍵技能薪酬資料等具體數據與解方,協助業者有效因應轉型,建立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策略。
姜欣嵐|美商韋萊韜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WTW)台灣區組織 人才與獎酬諮詢 總經理
林筠皓|美商韋萊韜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WTW)台灣區組織 人才與獎酬諮詢 經理暨資深顧問
人資數位轉型及AI應用
黃祥恩總監從過往自身面試經驗切入主題,揭示人資對市場行情掌握不足窘境。並用許多實際案例,闡述AI在金融業導入並非一體適用,而是需根據不同子產業量身打造。像是銀行與保險在應用策略、資料結構與專業知識上就存在明顯差異,導入過程必須仰賴具備Domain Knowhow的團隊才能發揮效益。也談到AI的關鍵在於資料品質與結構,若缺乏正確分類與合規意識,不僅效果打折,甚至可能觸法。加上金融業在雲端應用、資料存取及部門協作上仍存挑戰,常使AI團隊受限於資料斷點難以落地。所以HR的角色也需轉型,不只是招募者,更是資料整合與跨部門協作的推動者。唯有完善資料準備與知識整合,才能使AI導入真正發揮價值,並提供AI賦能HR的實務建議供與會者參照。
黃祥恩|安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數據分析和數位新興科技 總監
綜合對談:從人才危機到轉型契機:金融業如何在AI時代突圍?
關於跨領域人才獲取的困境,黃祥恩總監分享企業可透過社團經驗與軟體實作案例來辨識跨域學習人才,並輔以專業證照進行精準篩選。林筠皓經理則從內部轉職與外部招募兩面切入,詳實分析各方案的成本、組織配置與考核方式,並輔以實際數據說明效益。李智仁執行長則強調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關鍵角色,指出需有國家層級的指引才能加速跨域發展,並鼓勵現場與會者共同建言。最後,周先生回應金融子領域的複雜性,呼籲業界勇於提出需求,未來也可透過課程等形式協助AI人才深化金融知識,促進實質跨界融合。
後續深入探討金融業AI與法規間的落差與建議。李智仁執行長建議兩家機構彙整對金管會的具體建言,為後續提案奠定基礎。林筠皓經理指出人資對法規理解有限,盼主管機關提供明確指引,同時呼籲在資料應用面應保有彈性,避免創新受限。黃祥恩總監則提到金融業分工細緻,AI資料應用須釐清權責與共享規範,並建議後續法規應有具體方向以利業者執行。周董事長則強調法規與技術發展節奏不同,唯有積極溝通,才能推動兼顧創新與風險的合理監理框架。
由左而右依序為:黃祥恩總監、周吳添董事長、李智仁執行長及林筠皓經理
金融業人資/訓練主管研究聯誼座談會:結語
本次座談以大環境、數據洞察與實務應用為三大主軸,全面解析AI時代下金融業人資的轉型挑戰與應對策略。從人才培育、跨域招募到法規建議,皆提供清晰行動方向與案例支撐。期許未來持續深化公私協作,打造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金融人才生態。
由左而右依序為:林筠皓經理、周吳添董事長、李智仁執行長及黃祥恩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