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ine body…
去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要求金融去槓桿、去風險,監管雷厲風行,帶來一場信用收縮。加強監管力度、肅清腐敗,長遠來看都是好事,但矯枉過正,反而會造成新風險。
近年金融科技(FinTech)在全球各地爆炸式增長,其帶來的金融革命與全新商業模式,衝擊傳統金融業與新創事業。金融與科技的重組,讓傳統金融業務的運行規則與商業模式被重新詮釋,不僅開啟全球傳統金融產業的另一個新競爭起點,同時也將網路創業家、科技業界帶入數位金融領域,共同創建新生態圈,在全球金融業引領一股創新風潮。
美國總統打響貿易戰爭,即將對中國實施巨大制裁。然而中美經濟實已密不可分,美國在打擊中國出口的同時,也傷害了美國消費者和跨國企業。
土耳其里拉劇貶帶來的債務危機,會不會演變成全球性風險仍屬未定之天,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元會帶來連鎖反應,土耳其則未必。
低增長、低通膨、低利率的「日本病」,正在世界蔓延,各國央行一味用貨幣政策來製造人為增長幻影,沒有從日本失落的30年得到教訓。
打造屬於台灣共好與共榮的美好未來
跨主權時代早已悄悄來臨,但各國仍用老舊的主權技能應付新文明; 而「境外公司」是全球的新常態,若不用新思惟對待,世界經濟就玩不下去了
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脫歐派意外以得票率51.9%,擊敗得票率48.1%的留歐派。脫歐結果令市場錯愕,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動盪。事隔十餘天,有些紛雜的訊息沉澱下來,輪廓看的比較清楚。
美國總統選戰正打得激烈,雖然川普的贏面似乎比希拉蕊少了一點,但川普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除了美國之外,更要留意在歐洲造成的猛烈衝擊。
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因對川普新政的預期,而創歷史新高達到兩萬點之際,市場還在享受川普剛上台的蜜月期,但歐洲政情發展已成今年投資的一大變數,建議在投資操作上,仍要多一些審慎小心。
39歲的馬克宏是當前主要國家中,最能夠代表新世代精神的總統。針對法國自由貿易、難民等問題,這位年輕的總統能否擺平左、右之間的激烈對立,仍待觀察。
面對北韓飛彈及核武威脅,韓國的經濟成長預估仍相當樂觀,關鍵在於,總統文在寅的和平主張,以及新政府一連串改革,讓國際市場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