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ine body…
美國總統選戰正打得激烈,雖然川普的贏面似乎比希拉蕊少了一點,但川普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除了美國之外,更要留意在歐洲造成的猛烈衝擊。
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因對川普新政的預期,而創歷史新高達到兩萬點之際,市場還在享受川普剛上台的蜜月期,但歐洲政情發展已成今年投資的一大變數,建議在投資操作上,仍要多一些審慎小心。
39歲的馬克宏是當前主要國家中,最能夠代表新世代精神的總統。針對法國自由貿易、難民等問題,這位年輕的總統能否擺平左、右之間的激烈對立,仍待觀察。
面對北韓飛彈及核武威脅,韓國的經濟成長預估仍相當樂觀,關鍵在於,總統文在寅的和平主張,以及新政府一連串改革,讓國際市場買單。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發布的全球經濟第一季展望報告,今年成長率3.9%,先進國家中美國預期表現最好,巴西和俄羅斯的復甦則有助帶動全球動能。
P2P平台推升科技金融新創,出現了一窩蜂只做流量生意的公司。營運危機爆發後,投資人應理性看待,讓產業回歸網路金融平台的基礎。
美國金融史傳奇人物沃爾克,推出「千夫指」的痛苦政策,歷史卻證明他做出了正確抉擇;如今巨人遠去,金融創新跑在前面,直至玩出大禍的金融失序,仍在重複。
碳關稅、ESG、TCFD發展趨勢
2050年,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印度會是第二大。世界的重心,將從過去西方為主的舊時代,漸漸轉向東方。
2015年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被業界認定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元年。從娛樂界的「duang」到媒體界的「穹頂之下」,再到科技界乃至國家層面的「互聯網+」,風起雲湧,蔚然成風
台灣一流數位人才再蹉跎五年,競爭力將下降;二流環境則是政治犧牲經濟的代價;三流心態就是當政府還在喊「亞洲矽谷」,泰國「數位經部」、菲國「電子計票」早就超前進度。
11 月 8 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動見觀瞻,有關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以及共和黨候選人川普 (Donald Trump) 的政見比較與對各產業的影響,筆者整理以下兩個表格,敬請讀者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