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ine body…
近年來豪門爭產連續上演,也造成人們對於富二代負面印象,當然也對社會大眾起了不良示範。因此行政院在日前提出民法繼承篇的修正案,當然這還需立法的過程,或許會有些更動。
當大部分投資人仍然陶醉在美股三大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同時台股指數又來到靠近1990年歷史高點12495附近的時候,個人選擇不會掉以輕心,因為,在過去四十年期間,曾經出現過四次重大的金融危機及風暴,分別是…
今年(2018)全球政經及投資情勢的基調,應是「榮景下有隱憂」。世界目前正經歷自2012年以來經濟的持續成長,2018年是各主要經濟體第一次同步復甦。企業盈餘持續成長,人工智能(AI)、金融科技(Fintech)、大數據、虛實整合的「新零售」,電動車與自駕車等產業,已是大勢所趨。「經濟成長」與「企業盈餘」兩大元素,可望支撐全球股市向上走揚。
網路上充斥著「三個月獲利100%」、「一夕致富不是夢」等聳動投資廣告標語,目的就是希望吸引民眾報名投資課程或加入會員,以習得投資大師們的真傳。但掐指一算,若將世界上所聽聞過的投資大師總人數除上全球人口,其得到的數字趨近於零(與中樂透頭獎的機率相仿),表示這一切為天命所致,不可強求!既然如此,是否應該打消「快速致富」的念頭,學習相對穩定的投資策略呢?
隨著全球主要央行相繼實施負利率政策,今年以來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一個被遺忘多年的資產──黃金,悄悄崛起,重新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年初以來漲幅已達兩成。受到避險情緒的推波助瀾,黃金價格更反彈到近期高點。
我們在創富的過程很辛苦,時間也很長久,但財富化為烏有可能只要一瞬間,避免成為貪婪之狼的肥肉,心理素質很重要。
阿公重病期間,家人欲降低阿公將來的遺產稅,將阿公帳戶中的存款 3,000 萬元匯入阿嬤的帳戶。原本以為夫妻間免課徵贈與稅,結果因為阿公於 2 年內死亡,因此,依據遺贈稅法第 15 條規定,這筆 3,000 萬元贈與,雖贈與有效,但是還是必須計入阿公的遺產。
教育,是支出上另一個值得我們深究的話題。無論孩子在學校內的學習資源、教育環境、甚至是同學間的人脈關係,對未來都有著莫大的影響。但這一點對孩子而言或許還感受不到,僅父母們清楚這用心良苦的安排,也相信這一切都是一筆值得的「投資」。若你也能認同這是一筆「投資」,那我們接著就從「投資」在理財這範疇的角度來分析。
最近熱門勞工議題報導:《勞基法》工時修法應為「一例一休」,或為「兩例」的爭議不斷。近因源自於去年5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將原本雙週84小時工時,縮短為單週40工時。
退休金問題最近討論的沸沸揚揚,有些人為了爭取退休金不惜與社會對立。退休是一輩子的課題,要在社會公平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年輕時想遠一點多存一些錢,退休時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也不會造成社會的負擔。
近年來,保單遭實質課稅而被計入遺產的案件增加很多。很多過去認為合法節稅的規劃,卻在實質課稅原則下,逐一被要求補稅,甚至被處罰。至於如何規畫要保人、受益人?以及如何規劃保費資金流程?才能將財富安全又合法傳承及節稅,應該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其實,投資的風險一直存在著,差別就在你是否學會各個投資策略是如何有效降低風險、並藉以提升獲利?